文为经营报记者陈燕南报道
全球汽车产业已经从燃油时代上半场转入了电动智能时代下半场,而汽车产业则从以量取胜上半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下半场。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付炳锋表示:“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将接近千万辆,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30%,在产业化、市场化基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2023汽车论坛以“新时代、新使命、新动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召开,聚焦“双碳”、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定义汽车、芯片、市场消费、数据生态、数字化、全球化发展、高水平开放、可持续发展、产融合作、汽车文化等多个主题. 此次论坛紧扣时代发展脉络,积极落实党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入地探讨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发展重点问题。汽车管理系统
“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迫切需要. ”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指出.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支柱和基产业,汽车产业对于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建设发展都具有很强带动作用,汽车管理系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个重要关键领域.
开启新时代“市场面临过热局面”
汽车行业面临着新和机遇. 尹欣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指出,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增长过程中,面临着上游产业链制约. 资源品和芯片是明显限制瓶颈. 锂和钴等资源品价格波动导致新能源整车企业面临涨价压力,影响了毛利率。而芯片供应短缺导致芯片价格上涨,甚至导致一些整车企业减产、停产. 这两类供应链共点在于上游供给端格局比较集中,企业对海外依赖度也较高,使得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上游供应链成为了一个软肋.
然而,尽管成不断上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行业依然面临着“价格战”。特斯拉国产车型降价之后,蔚来、小鹏等多个品牌也宣布了新能源车型优惠政策. 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燃油车也开始实行优惠模式,购车折扣高达六折、八折.
汽车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着需求与供给、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多方面. 只有充分抓住新时代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